投注威廉希尔彩票吗?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综合技术 » 是谁生下“小灵通”这个“怪胎”?

共2条 1/1 1 跳转至

是谁生下“小灵通”这个“怪胎”?

菜鸟
2003-08-13 23:11:06     打赏
那些利益集团在面对超额垄断利润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已经为低技术含量的通讯产品留下巨大的发展空间 ■孔林 “小灵通”进京很低调,“悄悄的干活,打枪的不要”,但还是被媒体炒翻了天、一时间热得烫手。 其实,在这种沸沸扬扬、热闹非凡的炒作背后,差不多只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支持派”,认为小灵通的低价位、绿色环保等,充分适应了消费者的需要,所以才能够所向披靡,打遍天下无敌手;另一种则是“反对派”,认为小灵通技术落后、前途渺茫,用不了多久即将被淘汰出局。 开始争论的时候,双方还算势均力敌、旗鼓相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小灵通在北京的攻城略地并不顺利,反对派渐渐地占了上风,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写的《小灵通能省下什么》可算是一个注脚。本来,消费者青睐小灵通,无非是看中了它的价格优势,用市话的价格消费移动服务,当然具有无穷的魅力。但记者的这篇报道说:(1)小灵通省下的费用,是以牺牲应用的便捷和高效为代价的。由于发射功率小、基站多,用户移动的速度较快,如在时速40公里以上的汽车上就可能没有信号;且无法穿墙入室,窗口有信号,客厅里便没了信号。一次通话多次连接,并不见得省下多少钱来。(2)若想省通话费,就要放弃短信、上网等数字功能。而且,便宜的小灵通并无短信功能,高贵的小灵通也不能与移动手机互发短信。至于上网,就更是麻烦。(3)北京通信公司改变市场发展策略,“不要小灵通了”或“清理频段让你重新入户”的可能性极大,“而这种可能性,1年内就会有,越往后可能性越大”。因此,“追风”买小灵通纯属多此一举。 呜呼,消费者满怀期待而购买的小灵通,原来竟是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 其实,抛开两种声音背后的利益集团因素不提,小灵通之所以能够在全国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说明它还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基础的,说明了消费者对低价位移动通讯服务的强烈需求。但另一方面,一种落后的、即将被淘汰出局、或者已经被国外淘汰的技术,竟然在中国市场大行其道,这究竟说明了什么?难道是中国的通讯技术落后?据我所知,除了小灵通外,我国的通讯技术可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那么,为什么在这种先进的通讯技术市场上,竟然为小灵通留下了巨大发展空间,以至于生下了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怪胎? 唯一的解释就是垄断。在垄断的市场条件下,落后的技术无法得到及时的淘汰,垄断在保护了垄断者利益的同时也保护了落后。在长期垄断经营的移动通讯市场上,价位一直高高地盘在那里不降,令普通消费者买得起手机却未必用得起。那些利益集团在面对超额垄断利润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已经为低技术含量的通讯产品留下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客观效果来看,小灵通出现的最大好处就是“搅局”,促进了移动市场的有效竞争。但在新的竞争格局形成之后,如何保护已经颇具规模的小灵通消费者的利益,恐怕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的重大问题。垄断保护落后的代价应当由垄断集团承担,而不能仅仅让普通消费者做出牺牲。



关键词: 生下     小灵通     这个     怪胎    

菜鸟
2003-08-15 21:58:00     打赏
2楼
市场决定一切, 手机经过几年价格已经降到原来的1/10了,而全球通的通话费用基本没有降,其他名目的降价也只是星星点点. 而用户增加了多少倍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如此的高利润使两家运营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恐怕一个营业员的收入都比我们这些整天费脑筋的人来的容易又多! 我认为小灵通不是怪胎, 是一种必然产物.

共2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